青海师范大学化学系设立于1958年,2017年更名为化学化工学院。在长期的建设和发展中,学院形成了以民族地区教师培养和地方高原资源与环境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办学特色,为高原地区教育事业和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多年来,学院已为国家累计培养本科生6000余名,研究生400余名,毕业生就业去向以教育系统、高新企业和科研院所为主。
学院现有教职工47人,其中专任教师43人,行政及辅导员4人。教授6人,副教授12人;获得博士学位28人,硕士学位18人。
学院荣获各类人才称号19人,获批青海省“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共17人,其中,领军人才2人,占比11%;培养拔尖人才15人,占比88%;学科带头人3人,占比17%。
学院现设有化学(师范类)【已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项目2.0计划实施专业】,应用化学【已入选青海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2个本科专业。学院目前有“省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青海省环境功能材料先进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两个省级平台。
学院《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多门课程入选省级和校级一流课程(2023)。
学院拥有化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11年获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和高分子化学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目前正在准备化学学科博士点申报。
学院现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21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10人。这些师资力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院近年来持续加大学术交流力度,积极鼓励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并承办中国化学会第九届(2021年)晶态材料化学前沿论坛、中国化学会第17届(2023年)全国计算化学学术会议、第一届(2023年)“盐类关键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研讨会”、2023年有机合成化学多边研讨会、青海师范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大学-《配位化学》同步线上课程研讨会、“慕课西部行计划”2.0“配位化学前沿”学术报告会、“化学与材料”前沿论坛、青海师范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盐湖研究”论坛(2021)等高质量学术会议。同时,学院积极邀请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等多名校外专家到学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有效提升了学院师生的科学研究能力。2023年10月,学院与青海省化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了校企联合实验室,期待在盐湖化工领域开展合作。
以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应用研究。主要包括:⑴盐湖资源开发及高值化利用;⑵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⑶高原环境污染物预警与治理;⑷环境功能材料开发与生态修复;⑸储能材料与技术。⑹光电功能材料开发与利用。这些研究工作与青海省省情和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为当地的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2016-2023年学院教师获批各类科研项目共53项,科研经费共计1121.55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经费263.35万元,省部级项目经费728.2万元,厅局级项目经费53万元,横向课题经费77万元。
多年来,学院为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输送了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的化学师资和扎根基层的教育管理人才,使得化学基础教育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的普及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对推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以及增强各族群众教育获得感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践行“四地建设”和“生态立省”战略,在高原资源与环境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展现出显著优势,形成了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研究、高原天然产物化学研究、高原环境污染物快速监测与预警等三个主要学科方向。
2024-6更新